夜间工作者的智慧:如何在高效夜间工作与充足睡眠之间找到平衡

   那些在夜间最为活跃和清醒的人,实际上可能比那些喜欢早起、享受早晨6点闹铃的快感的人更具敏锐性。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分析了英国生物...

  

那些在夜间最为活跃和清醒的人,实际上可能比那些喜欢早起、享受早晨6点闹铃的快感的人更具敏锐性。

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对2.7万人的睡眠习惯进行的研究。在智力、推理能力、反应时间和记忆力的认知测试中,他们发现每晚睡7到9小时的人表现最佳。

此外,他们还指出,夜猫子的“认知功能更为强大”。

该研究的主要作者、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外科与癌症系的拉哈·韦斯特博士表示:“我们的研究发现,晚上自然更活跃的成年人——我们称之为‘夜猫子’——在认知测试中的表现通常优于那些‘早起的人’。”

那么,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夜猫子呢?又该如何在夜间高效工作同时确保充足的睡眠呢?

我如何判断自己是夜猫子还是早起鸟?

你是喜欢黄昏的昏暗,还是在日出时醒来时感到精神焕发?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早起鸟还是夜猫子,可以参加一个测试。

纳菲尔德健康中心的高级生理学家杰米·克拉克表示:“考虑一下你喜欢什么时候入睡真的很有帮助。你认为你的身体想要在什么时候入睡和醒来?”

这就是你的生物钟。了解自己是早起型、晚睡型还是介于两者之间,可以帮助你调整睡眠时间表,最大化效率,”克拉克解释道。“你可以做一份作息类型调查问卷,帮助你确定自己的最佳睡眠时间。”

无论你属于哪一类,确保每晚8小时的优质睡眠对认知功能和整体健康至关重要。

“睡眠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你白天的状态,关系到身心健康,这可能会显著影响你的日常生活,包括工作和社交,”Dreams的睡眠专家萨米·马戈说。

“从调节食欲、生长和恢复的荷尔蒙,到提升生产力和创造力,睡眠对一切都至关重要。缺乏高质量的睡眠,我们可能会发现反应时间、注意力和专注力下降。”

我如何最大化工作效率和作为夜猫子的睡眠?

因此,即使你是夜猫子,确保充足的睡眠仍然至关重要。以下是一些建议,帮助你在夜间保持精力的同时,获得高质量的睡眠。

1. 创建一个专用的工作区域

Sealy UK的睡眠专家艾莉森·琼斯建议:“如果可能的话,将工作区域与休息区域分开——当然不要在床上工作。”

2. 限制干扰

纳菲尔德健康中心的健康与幸福生理学家格蕾丝·卡森建议:“关闭手机通知,或将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,这样可以帮助你专注于手头的任务。”

3. 列出现实的任务清单

在待办事项清单上划掉任务会让人感到非常满足且高效——但在睡前给自己设定过多任务可能会适得其反。

卡森说:“我们常常对自己希望在一天内完成的目标过于雄心勃勃。”“制定待办事项清单可以帮助你跟踪进展,管理期望。”

4. 玛戈建议:“如果你晚上有很多任务,给每个任务分配特定的时间段,并坚持下去。”“我喜欢用计时器来记录我在家务上的时间。”

5. 别忘了休息

尽管外面很黑,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需要休息。琼斯建议:“睡前要有短暂的休息和放松技巧,以避免疲惫,减轻压力。”

6. 考虑放松的时间

当你完成工作时,可能已经超过了很多人的就寝时间,但在试图入睡之前给自己一些放松的时间仍然是有益的。

玛戈建议:“睡前分配大约45分钟的时间进行一些平静的活动,比如阅读、冥想或温和的伸展运动,或者任何让你在睡前感到愉悦和放松的活动。”“这将有助于确保你获得高质量的睡眠,并在白天感到高效。”

NHS医生、Time4Sleep的常驻睡眠专家哈娜·帕特尔博士补充道:“放松技巧,如热水浴或淋浴、拉伸、瑜伽、渐进式肌肉放松和深呼吸,也有助于缓解焦虑,减少肌肉紧张,让你更容易入睡。”

本文来自作者[书柳]投稿,不代表偶读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oddxc.cn/cshi/202507-767.html

(5)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4条)

  • 书柳
    书柳 2025年07月12日

    我是偶读号的签约作者“书柳”!

  • 书柳
    书柳 2025年07月12日

    希望本篇文章《夜间工作者的智慧:如何在高效夜间工作与充足睡眠之间找到平衡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
  • 书柳
    书柳 2025年07月12日

    本站[偶读号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
  • 书柳
    书柳 2025年07月12日

    本文概览:   那些在夜间最为活跃和清醒的人,实际上可能比那些喜欢早起、享受早晨6点闹铃的快感的人更具敏锐性。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分析了英国生物...

    联系我们

    邮件:偶读号@sina.com

   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    关注我们